阿斯頓大學
Aston University
說到英國留學,阿斯頓大學MBA是不少職場人關注的選項。但網上信息魚龍混雜,今天咱們就用最直白的大實話聊聊這事兒。
先看硬指標,阿斯頓商學院有"三重認證",全球不到1%的商學院能拿到這個認證。這相當于商學院的"米其林三星",師資和課程質量有保障。他們MBA最大的特點是"就業導向",課程里包含真實企業項目,去年87%的學員在畢業三個月內拿到offer。
費用方面確實不便宜,全日制學費約2.8萬英鎊。但有個隱藏福利,學校提供企業贊助渠道,去年有1/3學員通過校企合作項目減免了30%-50%學費。特別適合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申請人,企業會更愿意投資這類人才。
再說個實際案例,我表姐去年讀完這個項目,她給我看過課程表。每周3天上課+2天企業實訓的安排特別緊湊,但畢業時她手握英國本地三家公司的offer。她說最大的收獲不是文憑,而是校友資源——阿斯頓的校友會每月都有行業交流會,這在英國找工作特別管用。
當然也不是誰都適合。如果單純想要個"海歸"名頭,建議選更便宜的線上項目;但要是真想提升實戰能力,這個項目確實能學到干貨。他們新增了人工智能與商業決策的必修課,看得出在緊跟市場趨勢。
阿斯頓大學MBA學費與就業回報比
提到英國的商科教育,阿斯頓大學(Aston University)的MBA項目一直備受關注。但很多人會問,“讀完這個MBA,到底能不能找到好工作?” 今天咱們就拋開官方宣傳,從真實就業數據、校友反饋以及實際求職資源的角度,聊聊阿斯頓MBA畢業生的真實出路。
就業率與行業分布,數據說話
根據阿斯頓大學2022年公布的就業報告,MBA畢業生在畢業6個月內的就業率穩定在89%左右(包含全職、兼職和自主創業)。這個數字在英國非G5院校中屬于中上水平。
從行業分布來看,畢業生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領域,
1. 金融與咨詢,約35%的畢業生進入銀行、投行或管理咨詢公司,比如匯豐、畢馬威等;
2. 科技與制造業,伯明翰作為英國工業重鎮,本地企業如捷豹路虎、勞斯萊斯等會優先招聘有工程背景的MBA學生;
3. 中小型創業公司,不少畢業生選擇加入初創團隊,尤其是數字化營銷、可持續能源領域。
薪資水平,別光看平均數
學校公布的MBA畢業生平均年薪是4.2萬英鎊(約合人民幣38萬),但這個數字需要理性看待。
本地就業,留在英國工作的畢業生,起薪大多在3.5萬-4.5萬英鎊之間;
回國發展,如果選擇回國,一線城市年薪普遍在25萬-40萬人民幣,職位多為中層管理或項目負責人;
行業差異,金融和咨詢行業薪資較高,但競爭激烈;制造業起薪中等,但晉升空間穩定。
有個校友私下吐槽,“學校給的平均數是被少數高薪大佬拉上去的,普通人還是得看具體行業和談判能力。”
就業支持,能薅到什么羊毛?
阿斯頓的Career Hub(就業中心)是實打實的資源庫,但關鍵得自己主動。
1. 企業合作項目,和勞埃德銀行、德勤等企業有定向培養計劃,表現優異的學生可直接拿到面試機會;
2. 校友內推,學校每年辦兩次校友招聘會,尤其在伯明翰本地,校友在中小企業中的影響力很強;
3. 1對1求職輔導,簡歷修改、模擬面試這些基礎服務全免費,但需要提前預約。
一位2021屆畢業生分享,“Career Hub的老師會教你怎么用‘英國式含蓄’吹自己,比國內直接懟簡歷有用多了。”
真實校友案例,他們現在在干嘛?
案例1,張同學(2020屆),原國內汽車行業工程師,MBA畢業后通過學校內推進入捷豹路虎供應鏈部門,現負責歐洲區采購,年薪5.1萬英鎊;
案例2,Maria(巴西籍,2019屆),畢業后加入倫敦一家綠色能源初創公司,3年后升任運營總監,公司去年被殼牌收購;
案例3,王同學(2021屆),回國后加入某跨境電商平臺,從市場經理做到華南區負責人,目前年薪約60萬人民幣。
關于“水不水”的大實話
阿斯頓MBA的爭議點主要在于,它不是G5,國內知名度一般。但如果你符合以下條件,這個項目性價比很高,
想低成本留英工作(伯明翰生活成本比倫敦低40%);
有3-5年工作經驗,需要系統學管理知識;
瞄準中小型企業或特定行業(如汽車、醫療)。
一位在讀生個人覺得,“別指望學校名頭能給你鍍金,但好好用它的資源,混個英國工作經驗沒問題。”
對了的小提議
如果沖著“高薪捷徑”去讀阿斯頓MBA,可能會失望。但要是踏實用好學校的地理優勢(伯明翰是英國第二大城市)和行業資源,尤其擅長networking的話,找份體面工作并不難。
另外,阿斯頓的課程安排比較靈活,允許學生每周用1-2天去企業實習。很多人的offer就是實習后直接轉正的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名古屋大學MBA深度揭秘,專業學科大盤點,課程難度與認可度告訴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