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大學
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(NTU)
有個話題在職場圈炸了鍋,"花幾十萬讀臺灣大學MBA,出來到底能掙多少錢?"作為在金融圈混了八年的老油條,今天就跟大家嘮點實在的。去年我幫公司校招時,特意跟蹤了臺大MBA近三年的畢業生數據,有些發現可能會讓你大跌眼鏡。
先說大家最關心的數字,根據校方公布的2022年就業報告,應屆畢業生平均年薪折合人民幣約28萬。但這個平均數背后藏著不少門道。我親眼見過最牛的學生拿到跨國藥企管培生offer,起薪直接開到45萬;也見過在家族企業上班的二代學員,畢業就開著保時捷來拍畢業照。
要說影響薪資的硬指標,得看三個維度,首先是行業選擇。科技制造業的薪資中位數能到32萬,比傳統零售業高出近10萬。有個在臺積電做供應鏈管理的學弟跟我說,他們部門現在招人,有臺大MBA學歷的起步價就是35萬。其次是工作經歷,那些帶著五年以上管理經驗來讀書的,畢業薪資普遍比應屆生高出30%。最扎心的是性別差異,同班男女同學的平均薪資差距居然還有18%。
這兩年有個新趨勢,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西進大陸發展。我認識的一個學姐在深圳某互聯網大廠做戰略投資,去年總包突破80萬。她開玩笑說,"在臺灣拿的是臺幣,過來直接變人民幣計價。"不過要提醒的是,大陸企業更看重實戰能力,光靠學歷鍍金可吃不消。
說到投入產出比,臺大MBA兩年學費加生活費大概要準備50萬人民幣。按平均薪資計算,差不多要5年才能回本。但有個在投行工作的哥們給我算過另一筆賬,他靠校友資源拉到兩個大客戶,光傭金就抵了三年學費。所以說這個學歷到底值不值,還真得看你會不會用。
給準備報考的朋友三個忠告,第一要盡早積累管理經驗,很多好崗位要求至少三年帶團隊經歷;第二要練好英語,國際大廠的面試全英文不說,平時開會都中英混雜;第三要善用校友網絡,我見過最會來事的學弟,開學三個月就把通訊錄里的前輩約了個遍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個冷知識,臺大MBA畢業生里,有12%的人三年內選擇創業。其中做得最成功的那個,現在公司估值已經破十億。所以說到底能掙多少,關鍵還得看你怎么玩轉這個學歷。
臺灣大學MBA報考條件有哪些硬門檻?
一、學歷必須本科以上
臺灣大學MBA明確要求,申請人得有正規大學或獨立學院的學士學位。說白了,不管你是985、211還是普通本科,只要學歷受認可,學信網能查得到,就有資格報名。不過這里有個細節要注意,應屆生也能申請,但錄取后必須補交畢業證明,否則就算考上也得作廢。
如果是境外學歷,比如海外本科或港澳高校,得先通過臺灣教育部門的學歷認證。這兩年有留學生回來申請,提前半年準備材料比較穩妥。
二、工作經驗卡兩年
這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硬杠杠。臺灣大學MBA要求至少兩年全職工作經驗,實習、兼職、自由職業這些都不算數。他們看中的是你實實在在的職場經歷,比如在企業里帶過項目、做過管理崗,或者有創業實戰經驗。
舉個例子,2024年秋季入學的申請,工作經驗計算截止到2024年7月,你得在2022年7月之前就開始全職工作。如果是轉行或者跨領域,只要工作年限夠,一樣可以沖。
三、語言成績躲不過
臺灣大學MBA分中文班和英文班,語言要求不一樣。
中文班,非母語者需提供華語文能力測驗(TOCFL)4級或以上證明。大陸學生一般不用考,但如果有海外長期居住史可能需要。
英文班,托福最低80分,雅思6.5分起跳。這兩年卷得厲害,實際錄取的學生多數托福95+,雅思7.0+,分數越高越穩。
我強調一點,語言成績有效期兩年,別提前太久考,算好申請時間。
四、推薦信得有兩封
推薦信不是走形式,臺灣大學要求至少兩封學術或職業推薦信。找推薦人有講究,
職場人優先選直屬上司或合作過的客戶高管;
應屆生可以找教授或實習單位領導;
避免找親戚朋友,公信力大打折扣。
推薦信內容要具體,比如提到你帶團隊完成某個項目、解決過什么難題,比空泛夸“學習能力強”更有說服力。
五、其他必備材料清單
成績單,本科四年完整成績,平均分建議80+(百分制),專業課成績別太低;
簡歷,一頁紙濃縮工作經歷,重點突出管理經驗和業績;
個人陳述,800字左右,講清楚“為什么選臺大MBA”“未來規劃”,忌套模板;
GMAT/GRE,非強制但強烈建議提交,尤其是背景一般的學生,GMAT 650+能加分。
對了插一句,面試環節雖然不算“硬門檻”,但權重極高。材料過關后,提前練好案例分析、行業洞察,別倒在對了一關。
現在你知道硬條件有哪些了吧?對照自己的情況,缺啥補啥,早做準備才是王道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