倫敦皇家霍洛威大學
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
總有人私信問我,"皇家霍洛威的MBA是不是特別難考?"作為去年剛畢業的老學員,今天就跟大伙嘮點實在的。
先說個數據,去年我們專業收了80個申請,說一千,道一萬發了15個offer。注意這還是初審,后面還有面試篩人。系主任私下透露,全日制班平均每3個面試者錄1個,在職班稍微寬松點,但英語面試卡得特別嚴。
難在哪?我個人覺得了三道坎,
1. 材料關要"講故事",官網寫著均分80就能申,但我們那屆實際錄取的985/211學生均分都在85+。雙非背景的要么有管理層工作經驗,要么得在文書里突出職業亮點。有個做跨境電商的哥們,專門拍了段倉庫管理視頻附在材料里,反而被教授看中了。
2. 筆試藏著"小心機",案例分析題愛用本校商學院的經典教案改編,去年考的就是他們2017年做的醫療器械跨國并購案例。建議提前扒拉下他們官網的公開課資料。
3. 面試專攻"挖細節",我那場被追問過"如果讓你改進星巴克在中國的會員體系,具體會調整哪三個數據指標"。千萬別背模板,考官特別反感聽到SWOT分析這種套路話。
現在說說怎么準備靠譜,
找在讀生要往年的模擬題(學校書店有賣往屆試卷合集)
關注他們LinkedIn官方號,在推"數字化轉型"方向,面試可能會側重這方面
英語不好的死磕商務表達,別以為雅思6.5就夠用,小組討論時聽不懂蘇格蘭口音教授提問才要命
對了給個忠告,要是工作不滿5年,慎報全日制班。我們班有個26歲的妹子,小組作業時明顯跟不上有管理經驗的組員節奏,對了presentation還被教授當堂批評過。
倫敦皇家霍洛威大學MBA學費包含哪些隱藏費用?
一、學費之外必交的行政費
你以為學費單上的數字就是全部?太天真啦!每個學年開始前,學校會收一筆注冊管理費(Administration Fee),金額大概在200-300英鎊左右。別小看這筆錢,不交這個連選課系統都進不去。另外,有些小組項目需要用到學校的特殊設備或者場地,可能還得交材料使用費,平均每學期50-80英鎊。
二、教材和資料才是無底洞
教授開的書單能讓你瞬間清醒——隨便一本專業書就要60英鎊起跳。更狠的是,很多課程要求訂閱行業數據庫或者商業分析軟件,比如Bloomberg終端,光賬號年費就得1000英鎊往上。建議多和學長學姐淘二手書,或者三五個人合買電子版分著用。
三、社交活動費藏得深
MBA的精髓就在 networking,但社交是要花錢的。每周的行業交流會、企業參訪,看起來免費,其實早算在學生活動基金里了,這筆錢每年大概攤派200-400英鎊。要是參加國際交換項目更得注意,很多合作院校會收☆設施使用費」,雖然不用交全額學費,但500-1000英鎊的雜費跑不了。
四、生活成本里的坑
住在學校宿舍每月900英鎊聽著還行?別忘了還有☆市政稅」這個雷。雖然全日制學生能減免,但如果合租社會房源,水電暖網全得自己扛,冬天每月能源費輕松破百。從Egham校區到倫敦市中心的火車月卡就要287英鎊,這通勤成本夠在國內打半年車了。
五、考試重修要人命
掛科補考可不是免費午餐。每門課的重修費按學分計算,30學分的核心課掛掉,補考費直接450英鎊起步。要是論文答辯沒過,不僅要交☆二次評審費」300英鎊,還得承擔額外的導師指導費用,每小時80英鎊的咨詢費能讓你肉疼。
六、身體才是最大的本錢
留學保險千萬別?。⌒at雖然免費,但開處方藥得自費。普通的感冒藥10英鎊起步,牙醫更夸張,洗個牙95英鎊,補顆牙直接報價200英鎊。建議出發前在國內配好眼鏡、囤點常備藥,能省則省。
七、匯率波動吃暗虧
學費分期付款看著美好,但匯率差能坑哭你。去年有學生分三次交學費,因為英鎊暴漲,說一千,道一萬一期比首期多花了近萬元人民幣。建議關注銀行的外匯優惠活動,或者趁匯率低時提前換匯。
看完這些是不是覺得肝顫?其實只要提前做好規劃,很多開支都能控制。比如教材改用電子版、多參加學校免費活動、自己做飯少點外賣。記住,留學花錢的地方永遠比想象中多,賬本記仔細點準沒錯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倫敦皇家霍洛威大學mba授課的階段主要通過實踐的方式提高考生的能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