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羅大學
Cairo University
"開羅大學的MBA到底有多難考?"今天就跟童鞋們兒掏心窩子嘮嘮這事兒。先說個真實案例,去年我表弟準備了小半年,結果卡在材料審核環節,就因為推薦信沒按阿拉伯語格式寫。
首先說說語言門檻。別看官網寫著接受英語申請,但實際操作中,埃及教育部的學歷認證必須提供阿拉伯語成績單。去年有個學員雅思7分,結果在公證處卡了3個月,對了花了8000塊找專業機構翻譯才搞定。
材料審核比考試還嚴格。特別是工作證明這一塊,他們要求必須注明具體管理職責。有個銀行中層填了"團隊管理",結果被打回來要求補充"管轄人數和業務指標",后來還是找行長重新開證明才過關。
面試淘汰率高達60%。面試官特別喜歡追問具體案例,比如"你處理過最棘手的項目是什么?"有位考生回答"疫情期間線上轉型",結果被連續追問了7個數據指標,當場卡殼。建議準備3個以上完整案例,每個案例要細化到具體數據和執行步驟。
學費方面確實劃算,折合人民幣16萬左右,比歐美項目便宜一半。但注意這個價格是分三期繳納的,如果中途退學要扣30%違約金。去年有個學員因為工作調動想退學,說一千,道一萬白扔了5萬塊。
開羅大學MBA畢業率真實數據
提到開羅大學的MBA項目,很多人第一反應是“非洲名校”“阿拉伯地區頂尖商學院”。但真要報名了,童鞋們兒最關心的還是,這文憑到底好不好拿?網上有人說畢業率不到50%,也有人吐槽“熬夜寫論文差點禿頭”。今天咱們不玩虛的,直接上干貨,聊聊開羅本地學生眼里的真實情況。
一、課程設置比想象中“人性化”
開羅大學的MBA課程表乍一看挺嚇人,12門核心課+4門選修課,涉及金融、營銷、戰略管理等模塊。不過和歐美MBA最大的不同在于,這里的教授特別注重“實操性”。比如市場營銷課不是讓你背理論,而是直接分組給埃及本土企業做推廣方案,連街邊賣果汁的小攤都能成為調研對象。本地學生私下都說,“考試不及格?除非你完全沒參與小組作業。”
二、考核方式不搞“一刀切”
別以為這里的教授只會用期末考卡人。平時課堂發言、商業案例分析報告、甚至和企業高管對話的表現都算學分。有個在讀的咖啡館老板跟我說,“我數學差,財務報表分析課差點掛科,但教授看我實體店運營方案做得扎實,對了給了個及格分。”這種靈活的評價體系,讓很多工作經驗很多的職場人反而比應屆生更有優勢。
三、論文答辯有“隱藏技巧”
真正讓國際學生頭疼的畢業論文環節,本地人卻有自己的通關秘籍。他們通常會選和埃及本土經濟相關的選題,比如“齋月期間零售業促銷策略”“蘇伊士運河擴建對物流企業的影響”。有位畢業生透露,“答辯委員會特別喜歡聽接地氣的案例,你要是能拿出在開羅集市做的實地調查數據,教授眼睛都會放光。”
四、師生關系比西方高校“近”得多
晚上十點給教授發郵件問問題,第二天早上七點就能收到帶語音解釋的回復——這在開羅大學不稀奇。很多教授會主動給學生介紹實習機會,甚至帶著學生參加商務談判。有個女生笑著說,“有次我PPT做得太爛,教授直接開車帶我去他朋友公司,讓市場總監手把手教我改。”
說到畢業率,開羅大學官網從沒公布過具體數字。但跟十來個畢業生聊過后發現,按時畢業的學生里,70%以上都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。那些中途退學的,多半是低估了阿拉伯語授課的難度(雖然部分課程有英語教材,但課堂討論和論文都得用阿拉伯語),或者沒協調好工作和學習時間。
想順利拿到這個文憑,記住三條本地人個人覺得的“土辦法”,選課優先挑有企業合作項目的教授,每周至少去三次圖書館蹭免費的企業數據庫,還有千萬別錯過每年兩次的校友企業開放日——說不定聊著聊著,畢業論文的調研對象就有了著落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