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朋友問我,"一姐妹,現在網上好多宣傳不出國就能讀的國際碩士,靠譜嗎?"作為在教育行業摸爬滾打十年的“上岸人”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聊聊這個話題。
首先要明確的是,正規的國際碩士項目確實存在。這類項目最大優勢就是"三省",省時間(1-2年拿證)、省錢(比留學便宜2/3)、省事(線上+線下結合)。我表弟去年通過某校的中外合作項目,白天在互聯網公司上班,晚上上網課,今年6月真把碩士證拿到手了。
但市面上魚龍混雜,選機構要牢記三個關鍵點,
1. 查備案,教育部涉外監管網能查到合作院校
2. 看認證,必須要有留服中心的學歷認證
3. 問細節,課程設置是否合理,論文指導是否到位
有個真實案例,去年某學員花8萬報了個"“抱過”班",結果發現學校壓根沒在教育部備案。所以切記,遇到承諾"“抱過”""免考試"的機構,趕緊跑!
我強調一點在職的朋友,這類項目最適合這三類人,
需要學歷晉升的企事業單位人員
想轉行但缺專業證書的職場人
中小企業主需要提升管理能力
對了給個實用建議,先去目標院校官網查招生簡章,再對比3家以上機構的服務方案。記住,學費低于市場價30%的必有貓膩,高于市場價50%的可能是智商稅。
國際碩士學歷國內承認嗎?
一、大部分情況是承認的,但有個前提!
國內承認國際碩士學歷嗎?答案是,關鍵看你的學位能不能通過教育部認證。
中國教育部有一個“國外學歷學位認證”服務(簡稱“留服認證”),專門用來核實海外學歷的真實性和有效性。只要你的學校是教育部認可的正規院校,且學習方式符合要求(比如出境時間達標、非純線上授課等),通過認證后,學歷就等同于國內全日制研究生學歷。比如你讀了個英國的碩士,回國后想進國企、考公務員,人家要看你的學歷認證,這時候留服認證就派上用場了。
二、哪些情況容易“踩雷”?
1. 學校不在教育部認可名單里
有些海外院校名字聽起來高大上,但實際上可能是“野雞大學”。申請前一定要上教育部官網(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)查一查學校是否在認可名單里。
2. 純線上授課項目沒認證
疫情期間,很多學校開了線上碩士課程。但根據現行規定,全程在國內上網課拿到的學位,暫時不能認證。除非你有出入境記錄,或者項目本身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。
3. 短期“速成碩士”要小心
有些機構宣傳“一年拿證”“不用考試”,這種項目即使能拿到學位證,也很可能在認證環節被卡。教育部對學習時長、課程內容都有隱性要求,別貪快翻車。
三、認證流程其實不復雜
1. 準備材料,學位證書、護照簽證記錄、成績單、證件照等。
2. 線上申請,登錄“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”官網,按步驟提交材料。
3. 繳費等待,認證費360元,一般15個工作日內出結果。
小提醒,如果讀的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(比如國內大學和國外聯辦的碩士),直接走合作辦學認證通道,材料會更簡單。
四、特殊情況怎么辦?
國外一年制碩士,只要學校正規、有出境記錄,認證沒問題。國內用人單位現在對一年制碩士接受度很高,尤其是商科、教育等專業。
海外分校或校區,比如英國諾丁漢大學馬來西亞分校,只要分校資質合規,認證和本校沒區別。
第二碩士學位,如果你已經有一個國內碩士,再讀一個海外碩士,認證不受影響,但考編考公時是否能按“雙碩士”加分,得看具體單位規定。
五、沒認證的學歷完全沒用嗎?
也不是!如果企業私企、外企更看重個人能力和學校口碑,有些公司不會強制要求留服認證。比如你讀的是美國常春藤的在線碩士,雖然不能考公務員,但去互聯網大廠或外企,照樣可能被認可。
不過,如果想進體制內、評職稱、落戶加分,或者繼續讀國內博士,留服認證幾乎是剛需。所以建議大家,能認證盡量認證,多留個選擇沒壞處。
六、說點大實話
1. 別光看學校排名,有些QS前200的學校,因為課程設置或授課方式問題,反而認證容易出幺蛾子。
2. 保留好所有材料,出入境記錄、成績單、課程表,甚至和導師的郵件,說不定哪天認證就用上了。
3. 警惕““抱過”認證”中介,認證只能自己通過官方渠道申請,任何中介打包票的都是坑!
對了,只要按正規途徑申請、就讀教育部認可的海外院校,國際碩士學歷回國完全能用。關鍵還是前期做好功課,避開不靠譜的項目。
- 國際碩士2023年項目 03-25
- 國際碩士2023年拿證流程 04-08
- 國際碩士學習的項目是十分靠譜的 07-30
- 國際碩士拿到單證的碩士畢業文憑有機會積分落戶 12-07
- 國際博士2023年項目 04-08
- 國際碩士選擇院校的過程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 09-10
- 國際碩士通過三年的時間順利拿到畢業文憑 06-19
- 國際碩士進入不同的報考標準也是十分不錯的選擇 09-21
- 國際碩士具體參加的入學考試的科目是哪些呢 10-25
- 國際博士最終獲得的證書以及和普通證書的區別 08-26